刘烨头戴“老司机”标签亮相新片见面会。
除了本报昨天报道的主动“求撕”、主动“开撕”追求关注度,在新媒体形势下的娱乐圈,新类型艺人、新类型曝光方式,都催生了娱乐圈的新生态,明星拥有自己的推广渠道,投资他们的演出商、片商、代言商自发地进行话题营造,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今天,记者将继续关注娱乐圈新生态,为你揭开他们的生存方式以及其中隐藏的风险。
公众形象管理得好
昨天,名导曹保平继《烈日灼心》之后的又一部作品《追凶者也》,在上海交大医学院放映,并举行见面会。这部让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连续第二年拿奖的电影,走的黑色幽默路线,而主演刘烨演起来,让人特别信服——在现场,他收获了最多掌声,还有“火华社”的众多粉丝来捧场,惹得另一位主演张译都“不满”了。
火华社正是刘烨在微博账号上自创的一个虚拟“门派”,他自称“社长”,平时以夸赞自己美和晒娃为主题,引起大量粉丝追捧,互动总是在调侃和反调侃中进行。刘烨的演技当然毋庸置疑,凭借《蓝宇》年纪轻轻就拿到金马影帝的他,在之后接了不少影视剧,但直到“火华社”创立,他才真正让自己原本模糊的公众形象,得到了确认和固化。
所以,在《追凶者也》里面认真演了一个角色,在见面会的舞台上,他又变成了公认的“老司机”,背景音乐还换上了《老司机带带我》,非常搞笑。
通过自媒体管理自己的公众形象,也是新一代“小鲜肉”们共同的选择。像鹿晗,除了正常的宣传之外,还经常有痛斥疯狂粉丝做危险跟踪行为的内容,张艺兴通过自媒体,固化了自己受粉丝欢迎的呆萌“绵羊”形象。
长期的形象经营,会带来积极的结果。舒淇前些时候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笑着说,自己给了外界“总是在爱情中受伤、得不到爱的可怜形象”,是靠着自己此前一部又一部这样的角色塑造得来的。就像孙红雷,曾给人阴险、心机的印象,但通过综艺和自媒体的自黑,他成功地让自己的公众形象打了个翻身仗。
私下里该怎样还怎样
只要本身具备某个特质,再加上团队和本人的持之以恒,明星艺人能够轻易推翻曾对自己不利的公众形象。但如果你真相信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就显得太幼稚了,他们私下是什么人,在非公众场合,都会表露无遗。
前些时候,有一部中韩合拍片上映,某位在其中饰演主角的香港男演员,平时打造的公众形象就是暖男、偶像,每次参加发布会,都有无数的粉丝来捧场。然而,这家片方的发行人员,却因为他而叫苦不迭。原本制片方在签他时,合约中都有规定,参加几次路演,参加几次新闻发布会,接受多少采访,但最后他突然宣布不参加路演,导致好几场已经搭好台、在商场举行的见面会,都无奈取消;有不少院线因为见面会已经卖出门票,他不去了之后,非常被动,最终一怒之下,缩减该片的排片。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让他不爽了呢?片方发行人员告诉记者:“就是因为有一次他的专访中,媒体多问了几次另一位男主角和女主角,他就不开心了。”制片方最终无奈,只能跟他经纪团队协商,说如果不参加那就按照合同,将取消的场次退钱,他才来了上海做宣传,而且只接受两家媒体的独家专访,不肯出席见面会也不肯跑影城。“原本我们还有同事是他粉丝,但这件事情后,立即粉转黑了。”这位发行人员告诉记者。
新方式还需警惕
因为自己就是发布渠道,所以,娱乐圈的新玩法,很多明星艺人都掌握得很娴熟。除了非常恶劣的吸毒、嫖娼等类型丑闻,他们并不担心一般性的负面消息,打一个时间差、沉默一段时间,然后靠卖萌、讲段子、卖腐,他们就能让公众迅速忘记至少是不再追究他们偶尔不慎爆出的这些负面消息。
这样的新生态,对于娱乐圈来说,当然是有利。因为它促进了娱乐产业的繁荣,毕竟粉丝要消费的,除了明星艺人的作品之外,还有明星艺人本人,他们的段子、才艺,都是给他们加分的。
然而,它也容易产生风险。新媒体时期的话题,是可以迅速发酵,也可以迅速冷却的,而影视剧或者演出、代言,周期都相对较长,对这些明星艺人一时热度的判断,很可能因为热点的切换,导致他们遭受损失;或者由于太过于注重新媒体上的表现,而忽视了明星艺人本身的表演功力以及在普通大众中的号召力,导致粉丝哄抬的电影,最终票房远远达不到片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