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数据表明,去年我国专利全年共受理申请279.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10.2万件,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在互联网等新领域的专利增长迅速。
此前,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在北京发布了其最新的研究报告《创新在中国——中国专利活动发展趋势与创新的全球化》显示,中国早在2013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就超过60万件,成为全球专利产出总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从2003年的40000件增长到629612件,超过美国20多万件。
虽然,中国已在专利领域成为无可争议的领跑者,但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让专利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知识产权事业面临种种挑战,比如创造能力不足、保护程度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亟待提高等。根据汤姆森公司全球创新报告所列举的亚太地区12个最重要产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企业在各行业普遍处于中等低下水平,说明中国是一个专利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一个专利强国,中国专利技术的应用商品化率目前不足20%,美国、欧盟均已近40%,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获取专利后,在实施和效益方面需要做得更多。
30年来,中国专利制度从无到有,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随着我国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剧增,对于专利价值的实现和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是发明专利。如浙江全省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二位,但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只占每年20多件的6%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不快,不少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价值链的低位;另一方面,多数传统产业“专业市场+工厂”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真正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比重还很低。
从2011年开始,中国就成为全世界专利申请量第一大国。但中国专利的质量普遍不高,从专利大国到专利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质量不高,即专利本身产业化的可能性不大;二是资金的缺乏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尤其是专利法在落实专利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公立高校的专利是国有无形资产,对外转让要向教育部、财政部备案,如果金额较高还需审批,流程非常漫长。另一方面,专利转让前需要进行价值评估,目前还缺乏权威的评估机构。此外,当前对科研人员只能现金奖励,股权激励还没有政策依据。个体利益得不到体现,科研人员进行专利实施、转让就没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