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梁乃鹏(右四)视阿曾(左一)为子侄\受访者供图
TVB企业传讯部宣传科副总监曾醒明,于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正式离开这个他工作了四十二年的岗位。为了打好这份工,他曾牺牲陪伴妻儿的时间,结果断送了第一段婚姻;为了维护公司形象,他毅然挺身鞠躬,化解了一次公关灾难;处处为他人设想而多走一步,令他赢得了传媒的友谊,当知道他将退休时,全港娱乐记者不惜自掏腰包为他举行“谢曾宴”。虽然已不在其位,他仍心繫旧公司,寄语管理层要多聆听年轻人的声音,给台前幕后的新人多些机会,以期再创电视业的光辉岁月。\大公报记者 吴珊珊
在将近半世纪的岁月里,曾醒明(阿曾)负责TVB的一切对外事务,经歷几许风雨。不过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同时,他亦赢得传媒的爱戴,对此,他直言感恩,因只有中学程度的他,基于喜欢传媒新闻工作,写信去TVB新闻部求职,但当时新闻部没有位,反而隶属新闻部的公关部却有位,他就这样错有错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入职TVB,由初级公关助理一直做到企业传讯部宣传科副总监,一做就是四十二年。
阿曾说:“凭自己的学歷、本身又没过人之处,能够做到此职位已比很多人优胜,所以一直好感谢TVB过去的栽培。一般人都说与传媒不易打交道,能够得到大家的爱戴,是我最大的感恩及满足,好宝贵亦好珍惜。”问到为何能得到传媒的爱戴?他坦言一直当传媒是一家人,没主客之分,对新入行的传媒朋友亦会关心提点他们,并说:“要易地而处,为他人设想多走一步。当公关最大弊病是对大报及细报有两副面口,但在我心目中,大家都是大报,不会亲疏有别,慢慢便建立起超越公关及记者的交情。”还有,他从来不会不听传媒的电话,如果因开会听不到,事后无论如何他都会回电,因大家像朋友,会互相帮忙。
巧解公关灾难
现时经常发生公关灾难,作为公关是否应多些将心比己?阿曾点头道:“我非常之同意,公关灾难如处理及时,不但不是灾难,反而会变成正面的事。有些人当传媒是洪水猛兽,觉得好难搞,有些则觉得请传媒吃顿饭就可解决问题,这就错了,难道人家没饭吃吗?最重要的是明白大家都是各为其主,传媒也要对老闆、编辑负责,他不是你的应声虫,不是你讲什么他就写什么,大家多一份体谅,就不会变成公关灾难了。”阿曾在TVB多年,化解了不少公司危机,其中二○一二年TVB发起一人一票选港姐,结果造成网络大瘫痪,网民未能到网站投票,纷纷指摘TVB造假,面对群情汹涌的抨击,阿曾以鞠躬道歉平息了事件,成为处理公关灾难的最佳例子。他说:“虽然有些人未必认同我的做法,亦有人认为不值得把自己的前途押上去,但如果换在今天发生,我仍会这样做。记得事件在周日发生,翌日,全港报纸的A1及C1都指TVB造假,这对电视台是好大的伤害,我的责任就是去平息火头,如果解释了人家仍继续写,就一定要用比较认真及严肃的行为去回应,而且鞠躬是一个好好的代表,一个无言、诚恳的态度。”
阿曾直言与TVB感情深厚,荣辱与共,当时是他自己觉得要挺身而出,事实上亦因为他这个动作,加上TVB承诺补救,故没人再去追究此事,这令阿曾更加觉得这个牺牲是值得的。他说:“事后我也问以前的老闆(前上司),他们都说好彩你走出来,因大家明白这不是阿曾的问题,亦不忍心再骂。”不过他的一番苦心,事后却被一些人曲解,令他有少少不开心,不过事件得到解决,他亦释怀了。
中国人社会向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阿曾过往追随的老闆以及总经理,屈指算来也有十多个,但他跟他们全都合作愉快,且能步步高陞,究竟他有什么上位秘诀?他谦虚道:“只是尽本分而已。我常常形容TVB是一部大机器,自己是其中一颗螺丝钉,任何一粒螺丝松脱,就会影响公司的运作,如果螺丝稳固做好岗位,公司自然运作畅顺。”他亦经常告诫同事要多走一步,不要觉得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就不理:“以前内地的媒体并不是我负责,但他们总是找我,我亦觉得无所谓,乐此不疲,可能自己就是做了很多人家不会做的事,所以跟不同的总经理都合作无间。”众上司中,阿曾与前总经理陈志云是合作最多的,因而被列入“迷魂党”,但他说:“当时陈志云因为身兼外事部主管,经常代表公司外出,加上他每星期都录影《志云饭局》,大家接触自然多了,外界好自然就把我标籤为‘迷魂党’。”对于外界普遍认为陈志云与另一高层李宝安是死对头,连带阿曾也不得李宝安欢心,不过阿曾表示,有一段时间他要直接向李宝安汇报以及向他负责,大家相安无事,工作处理得很好。阿曾重申自己无党无派,退休也不关“迷魂党”事,纯粹是到了退休年龄而已。
除了陈志云,另一总经理何定钧也让阿曾印象深刻:“他真的没架子,实事求是。”还有前行政主席梁乃鹏,更视阿曾如子侄,他说:“TVB剧集庆功宴是主席(梁乃鹏)发起的,如果剧集收视口碑好,他就出钱买靓酒请台前幕后庆功,而每次庆功宴,他都会发言,我就会提醒他记者可能会问什么问题。主席对我好好,他叫我醒明,情如子侄,而当知道我要退休时,主席不但关心我的去向,又私下请我们几位退休的同事包括李添胜及彭济材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好有人情味。”阿曾扬言在TVB上下他没有一个敌人,甚至扫地婶婶以及餐厅阿姐都对他好好,这些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令他觉得好感恩。
念旧情护旧主
见证了TVB最辉煌的时期,对于现在TVB的製作经常被弹,收视每况愈下,由逾四十点收视直泻到十多点,阿曾坦言感到唏嘘,说:“以前TVB在六叔(邵逸夫)统领时建立了一个好好的制度,跟亚视、佳视打仗仍能屹立不倒,主要是有不同的分工合作团队,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近年因管理文化转变,但剧集水准不可以说是下降,始终TVB每年生产接近八百多小时剧集,不可能部部叫好叫座,日日出街演变成工厂式製作。”
现在香港电视圈一潭死水,除了TVB继续有自己的製作,其他电视台仍未成气候,在没有良性竞争下,观众只会愈来愈没兴趣看电视,对电视人而言,怎能不唏嘘?阿曾认为,现时电视业甚至电影业的幕前幕后都需要新血,这才有新元素,百花齐放,所以希望TVB的管理层考虑未来发展时要多关注年轻观众,多些培育新人,并说:“现时年轻观众流失得好厉害,加上年纪大的观众又离开,如果没法吸引年轻人,会令电视台愈来愈老化,所以正视年轻观众是当务之急。(以前TVB最擅长造星,现在似乎也无能为力了?)因为以前只得TVB亚视两间电视台,只要air time再配合官方刊物以及公关宣传,很容易就形成高潮,但现在多了媒体,资讯爆炸,有些人甚至不看电视,令新人与观众的接触面大减,捧人的力量也弱了。而捧人需要有系统性包装,但现在谁来就给谁做节目,没有其他配合。”
除了缺乏竞争,TVB是否也不思进取?阿曾不置可否说:“可能TVB以前发展步伐太快,过往拥有大量优秀人才,但现在人才寥寥无几,加上香港市场太细,香港广播条例又好保守,例如限制不能在剧集中展示广告产品,如果能放宽这些限制,电视台就有多些收入,亦可加大投资促使进步。”对于有批评TVB仍然搭景不採实景拍摄剧集,阿曾说:“这不可以怪TVB,它始终是商营电视台,要计成本,内地及韩国的影视业蓬勃发展,主因有政府扶植。如果香港政府能放宽广播条例,不止TVB,其他电视台也有多些收入,就可以放胆去创作。”至于离开TVB后会否转投其他公司继续公关工作?他直言做了四十二年已身心俱疲,过往的工作压力除了导致他失眠之外,更有“三高”,除非是朋友叫到属帮手性质,否则也不想再有这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