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一篇文章能价值10万元人民币?买家出手之后,为何又免费赠与他人?昨天,一次关于知识的营销事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花10万元买下了知名作家马伯庸写的一篇文章——《显微镜下的政治生态——大明万历初年的徽州丝绢案纷争》。读者只要下载罗辑思维出品的APP“得到”,就能免费阅读此文。马伯庸更是通过微博寻人的方式,希望将10万元稿费转赠给对他文章有贡献的四位论文作者。一时间,关于知识有价、微博营销、APP推广等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热议。
马伯庸擅于将真实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以不曲解、破坏史料为前提,用通俗文学的笔法说历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明万历年间的徽州丝绢税案的介绍。案子跌宕起伏,细节妙趣横生,结局发人深省,让他意识到,如果用现代读者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把这件案子从头到尾讲一遍,肯定比电视剧还精彩。
可是,他在动笔不久后,却发现写不下去了。原来,马伯庸发现,要把这件案子写明白,必须要对整个明代的政治时局、税收财政、官僚规则、经济形态、风土民情乃至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做一个通盘了解。而他自己,“知识储备不够”。
此时,马伯庸想到了求助。通过查阅各种论文,让他打开了思路。每一篇论文,都着眼于解决一个或几个小问题,正好能回答他对某处细节的疑问。正是靠着这些专业论文的引导,马伯庸终于完成了这篇三万字的知识普及文章。
通过知名网络写手“和菜头”的推荐,罗辑思维决定用十万元购买这篇文章。罗振宇就说,知识应该有价,他出这笔钱,是对愿意分享知识的人的尊重。马伯庸则认为,他只是一个整理者和叙述者,真正的功劳属于那些论文的作者。于是,他决定将这笔费用全部转赠论文作者。
可是,在寻找作者的过程中,却发生了颇为搞笑的事情。当马伯庸的助手联系上这几位作者时,他们普遍认为是遇到了骗子。当然,一方面这和当前网络骗局层出不穷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此前几乎不可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别人通过参考自己的论文,发表文章赚了稿费,还会主动和自己分享。但正像马伯庸所说,知识应该是有价的,智慧结晶理应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尊重。
不过,罗辑思维此次花钱买文并转赠读者,从某方面来说,也可以认为他是为了推广自家公司的APP。可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在此次事件中,让网友进一步明晰了知识有价的理念。此外,如果有网友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激起对明史的研究兴趣,并借此打开新的阅读空间,岂不是好事一件。
尊重知识的口号,我们喊了多年。但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说,对知识有价的认知明显存在不足。“和菜头”就认为,应该把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交给有能力判断价值的人去判断,发布给有能力欣赏的人去阅读,这才是对知识的尊重。还应该给这样的文章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如果说大众无法从内容上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的话,那么现在他们起码可以从价格上做出自己的判断,用价值获得对知识的价值最直观的认识。
互联网是免费的,但知识的分享却不应是无偿的。起码,网友不应将获得免费知识视为理所应当。既然衣服、食物需要购买,知识又为什么要是无偿的呢?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是思想的凝练,是人类历史的精华,可习惯于购买奢侈品的人们,却往往吝于为知识付费,着实让人不解。
不过,良好的转变还是在发生。目前各种付费阅读的兴起,就是最好的证明。微信公众号中,网友愿意花钱订阅真正好写手的文章;喜马拉雅FM等音频分享平台上,人们愿意为“有思想的声音”付出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订阅费。
对知识愈尊重,社会的进步就愈可期。正像马伯庸所说,“每一篇看似轻松有趣的文章背后,都有许多学者甘守寒斋的学术研究在支撑。没有他们十几年的厚积,就不会有今天的薄发。这些知识的研究者和分享者,理应获得尊重,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