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禾实业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杨乐及金禾美国负责人马晴在公司三楼办公室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

位于小城来安的金禾实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安赛蜜和麦芽酚生产商,近年来一直低调盘踞食品添加剂的细分行业龙头地位:从娃哈哈到某某可乐,你所能想到的国内外顶尖食品饮料生产商,都是它的长期客户。

但美国针对中国的最新一起“337专利调查”,把这家“隐形冠军”推到了风口浪尖。因化工业巨头塞拉尼斯(Celanese)旗下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提起诉讼,11月22日,ITC正式决定对包括金禾实业在内的3家中国高效甜味剂企业发起337调查。

本次专访中,除了337调查进展及国外市场拓展计划外,面对关于金禾实业的战略转型、外延并购等焦点问题,杨乐也做出了回应。

“337调查”

对公司出口影响很小

“金禾并没有抄袭塞拉尼斯的专利,我们内部判断,这是塞拉尼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所采取的竞争手段,短期内对公司出口不会有影响。”提起337调查,金禾实业的回应颇有底气。

这是今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第19起涉及中国产品的337调查。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发起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10月底,塞拉尼斯向ITC提出的指控,认为金禾实业等3家中国企业的安赛蜜产品侵犯了其在美注册有效的“9024016号专利”,请求对金禾实业等的高效甜味剂产品发布普遍排除令及禁止令。

目前,金禾实业已经联合其他两家国内企业积极应诉,并聘请具有此类官司丰富经验的律师Gary Hnath来应对本次337调查。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就有安赛蜜的产品的行业标准,也有较大比例的产品出口,Gary Hnath律师的初步判断是,本次337调查,中国企业赢面依然很大。

“低糖”甜味剂新空间

一般来说,金禾实业的食品添加剂往往优先开拓国际市场,但今年4月中旬,金禾实业年产500吨三氯蔗糖刚开始满产运行,在国内市场已是供不应求。数据显示,目前三氯蔗糖已由年初22万元/吨至一路攀升至最高45万元/吨。

在金禾实业的主营产品中,安赛蜜一直被认为是口味、安全性都比较好的第四代合成甜味剂,今年新增的三氯蔗糖是第五代合成甜味剂,也是唯一一种以天然蔗糖为原料的甜味剂。去年,百事可乐就宣布健怡系列在美国市场弃用阿斯巴甜,转而使用三氯蔗糖和安赛蜜复配。而常规可乐中,一般使用的是果葡糖浆。

换个角度看,这也算是在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消费者日益重视健康和低卡摄入的背景下,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变迁。各食品饮料厂商都在减少糖分添加和保持产品口感间反复探索,放弃热量高的传统蔗糖、果糖等,改选功能性甜味剂。此外,不少国家推出“糖税”,使用新型甜味剂生产低糖、无糖产品已成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代糖”的甜味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添加剂本身也在优胜劣汰。近年来糖精、甜蜜素等由于消费者对安全方面的顾虑,已经被厂家减量使用,安赛蜜和三氯蔗糖之类的新型甜味剂作为优秀替代品,有望逐步获得老一代甜味剂以数万吨计的市场空间。

近期金禾实业推出债券融资计划,拟发行可转债募资6亿元,其中4亿元即投向年产1500吨三氯蔗糖项目,2亿元投向年产400吨吡啶盐项目。目前上述两项目都已开工建设,年产1500吨三氯蔗糖项目预计2017年3月底达产。届时,金禾实业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三氯蔗糖供应商。

并购不讲故事

杨乐透露,刚开始金禾实业是准备通过收购的形式来发展三氯蔗糖。但在看了一圈后,公司还是决定引进技术、自己建设:“一是公司从基础化工到精细化工的产业链布局,有很好的成本和管理优势;二是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在环保设施、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等都不尽如人意,不如自己干。”

这也可以侧面解释,业绩稳健、负债率不足40%的金禾实业为何自2011年上市来业绩一直依靠内生性发展来实现增长。在对外并购上,除曾经以2.7亿元增资华尔泰化工外,金禾实业几乎没有动作,上市以来也未增发融资过。

“无论是现金收购还是通过增发股份来收购标的资产,上市公司股东付出的都是真金白银。”杨乐表示,“既然是真金白银并购,就得收购能带来真金白银的项目。很多企业估值太高或者只是‘伪增长’,我们不会为了讲故事而去收购这样的企业。”

受益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精细化工产品价量齐升,基础化工产品价格恢复,金禾实业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7亿元,利润3.5亿元,预计全年利润4.3亿元-4.7亿元,交出上市5年来的最好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