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四毕业生,为何一份简历也不投就能当上产品经理?大学没有明确的职场目标,没有丰富实习经验就业该怎么办?心仪职位和自己专业不符合又该如何是好?

为向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指导,长江日报最武汉微信平台日前主办的“大学生求职公益行”第五期,举办了一场线上公益课堂分享会,200多名高校学生参与。此次公益课堂分享会分为嘉宾自述、导师点评和互动提问3个环节,历时2小时。

大二锁定求职方向,大四即当产品经理

作为本期公益课堂的嘉宾、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大四学生马军,今年并没有像其他毕业生一样奔波于宣讲会、招聘会现场。大三时他就在上海开始实习为创业做准备,今年2月开始创业做大招网,现已是大招网的产品经理。

“定个小目标,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在分享会现场,马军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社团经历。大学期间,他没有局限于校内的学生团体,而是积极在社会公益组织上需求突破。作为公益组织杉树公益基金会的杉树计划武汉秘书处秘书长,大一到大二时,他和团队成员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武汉地区组织了100多场活动,累计参加人数3000多人。

这些校内外的活动锻炼了他的领导、组织能力,也促使他去思考自己和“优秀”的差距。但他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好学生”,虽大学成绩没有挂科记录,但也经常缺课。可他表示自己并不是个“学渣”,只是课堂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他的需求。

保险学专业的他,在大二锁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互联网,以一天一本的速度看完了图书馆内所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书,同时也通过论坛、咨询前辈等途径了解前沿互联网知识。“我并不是拍脑袋就随意选择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在线上交流会上,他鼓励同学们先要学好专业知识,深入研究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再勇敢尝试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虽然今年他并没有投出一份简历,却收到互联网大企业和猎头公司的邀请函。“高薪资的确很有诱惑力,但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初心”。马军最终选择的是自己热爱的创业公司。

年轻人一定要多尝试,把事情做到极致

在听过马军的自述后,来自中公教育的本场点评嘉宾赵欣老师认为,马军的大学一点也“不迷茫”,“马同学‘见贤思齐’,为未来的奋斗目标提前做了非常有规划的准备”。

现场有同学提出疑问:自己似乎并没有明确的职场目标,也没有马军这样丰富的社团、实习经验,就业时该怎么办?“成长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赵老师现场安慰同学们,大学四年生活中一点一滴都是学习的铺垫过程,会形成每个人固有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方式会在未来对职业选择造成重要影响。在他看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年轻人一定要多尝试,要‘认识你自己’,明确目标后把事情做到极致”。

来自武汉传媒学院大二的张同学也有些苦闷,机械类专业的他毕业后想从事旅游业。“所学专业和职业不一样太正常了。”哲学硕士、物理学博士的赵老师拿自己做了比方,提了三点建议:本科学习毕业后并不是学习的终止,对旅游感兴趣可以继续去深造硕士等;专业和未来的择业不一定挂钩,未来就业可以选择旅游业;大学是有多种可能的,对旅游业感兴趣也可以努力将其打造成自己的特长。

“马军的经验不能完全复制。”赵老师现场提醒大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去涉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喜欢什么也许不知道,但是讨厌什么我们很清楚。把那些不确定的都试试,至少是一种体验”。

关注“长江日报最武汉”

报名大学生求职公益行

据悉,此次“求职公益行”将持续2个月,公益行活动设置了求职系列讲座、求职交流会和模拟面试环节,希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就业指导。想报名参加公益行求职模拟面试的同学可以关注“长江日报最武汉”微信,发送文字留言后台:“报名+学校+姓名+电话”,并发简历至邮箱zuizhaopin@yeah.net。

来源: 长江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