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一直就是向着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费努力的,在早期的管理实践中,管理的创新和变革无不例外的都出于工程师之手,工程师或者技术主义者都是发现实践中存在浪费,通过各种设计减少浪费,如泰勒发现了工作中多余的动作以及时间浪费,进而开展的时间动作研究,形成标准化的管理科学。管理的本质一直都是追求效率的提高和浪费的减少,管理实践一直在变,但这一目标从未改变,未来也不会改变。

没有把事情一次性做好的眼光,谈不上有效的管理,存在无数的理由不能一次把事情做好,但却为了同样的事反复折腾,反复耗尽组织资源和成员心智。

明明是打折降级要求自己,还常常以从实际出发自我安慰。岂不知不断地扔包袱,可能是一时的轻松快意,但前路会越来越窄。精心设计的实际,不过是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已,本身已经远远脱离实际。

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效率是100%,两次才做好就只能是1/4,三次就是1/9,如此递减,当你长时间的“来日方长”后,麻痹的自己可能无法感知到差异,但外界已若隔世。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多年以后仍然呈不了行业的专家,他们是缺少一次把事做好的“成功经历”而不是经历,不同的人由此形成不同质量的经历,我们需要的永远是有成功经历的人,而不是仅仅经过了一段时间。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做成几件事,忙忙碌碌都在原地打转,成功的标准可能因人而异,但成功的底色却是亘古不变,那就是“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一次把事情做好是节约成本的,特别是从长期来看。但是人更容易采取短视行为,在眼前和长远之间取舍本身就是管理的基本命题。职业最辉煌的时候,往往是各种限制条件下你迎难而上的时刻,平坦大道永远没有瑰丽风景。一次性做好事情把事做好不需要任何理由,做不好事永远不缺理由。

不能一次性把事做好,不但浪费资源,致人际关系紧张,更容易错失发展先机。任何组织中的风险,无不是从效率降低、反应迟钝、相互敷衍、扯皮推诿开始的。不一次性把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随着知识技术的发展,差异性将逐渐降低,组织的优势将逐渐转移到效率上来,小步快速迭代将取代“十年磨一剑”的模式。一次性把事情做好和能力关联度不大,能力是一个长期稳定的特征,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不是天然的,而是设计出来的。

一次性把事情做好,流程是保障。在工作中从来都没有你可以完全掌控的环境,都是在一定的规则流程上运行,对于流程的习惯是一种职业化的素养,那些看上去反流程化的事物不过是流程化的升级罢了,流程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降低了不确定性,减少了重复工作,实现前后的联系。

一次性把事情做好,标准是基础。人都有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很多时候之所以难以成功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好”标准,自以为是往往谬之千里,经常失败导致失败是失败之母,方向对了标准对了,目标总会接近的。最大的孤独不是举目无助,而是和目标渐行渐远。标准的作用在于评价和复制,特别是在组织中,盲目的行为是很恐怖的,集体的迷失留下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没有标准就无法避免大量的重复工作,大量的浪费。

一次性把事情做好,控制是关键。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未来,提高掌控性。事有轻重缓急,资源有限,一次性把事做好的前提隐含了事情的有限排列次序,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可能未必是可取的,而是要从价值贡献的角度,把重要的事做好。就像很多人在工作中定了很多次级目标,完成得也不错,但发展依旧不理想,这就是无效的把事情做好的现象。要控制事情的数量,组织中80%的事几乎不产生任何价值,而很多人主要精力皆浪费于此。控制的另一个目的是协同,要确保个体之间、团队之间的协同,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决定因素是薄弱而非强势的环节,要总体控制形同效应,增强薄弱环节,实现整体的最优化。组织中固然要奖励优秀的团队,但弱势的团队也需要关注,成功既要有动力,也要尽量的减少阻力。个人职业生涯也如此,优点促进职业成功,但缺点可能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