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整整40年的改革开放建设,今天的中国可谓是政治和谐安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经济快稳发展,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国富民强;发明创造捷报频传,专利数量不断增长。放眼全球,当今世界各国正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未来竞争的成败取决于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对此,我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懈怠。

面对如此现实,党中央、国务院进行高瞻远瞩的谋篇布局,以提升专利质量激励开拓性、原创性科技创新。早在2015年12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特别强调“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专利”的重要性。为了将《意见》落到实处,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专利质量效益”,同时对“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作出了具体部署。依据这两份重要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6年底出台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我国专利“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目标。

《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效益运用”为目标,以提升专利质量为核心,以四大重点工程(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质量提升工程、专利代理质量提升工程、专利审查质量提升工程、严格保护和高效运用促进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精准定位我国专利申请、代理、审查、运用和保护等全链条各环节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重点突破,为有效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给出了实质性的具体方案。

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专利制度之时,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发明创造,但专利数量几乎是零。从那时起直到本世纪初,当务之急就是激励发明创造,提高专利数量。根据数量质量辩证关系之原理,在专利数量尚且不足的前提下,何谈专利质量。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专利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利数量虽多,但质量偏低。整体而言,具有高附加值的专利数量还不够多,专利引领创新的能力还有待继续提高。

从辩证法角度来看,数量和质量具有对立统一性。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适当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才能使之发挥更好的效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的结果。具体到我国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关系:当我国专利数量达到一定积累,就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专利质量,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事实上,2018年中兴通讯被制裁等事件也表明,提升专利质量势在必行。

以专利审查质量提升工程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各部门都在积极地落实方案要求,拓宽质量问题发现渠道,加大专利审查创新力度。其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开展针对检索报告的大数据分析、推行分领域专利检索最低要求、提供高价值专利评估和培育、开展满意度调查、个案审查质量回访、跟踪检查等,在提高专利审查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专利审查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更加完善,专利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从长远来看,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意义重大,尤其是对高价值专利培育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其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的重点就是要不断提升专利质量,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培育一系列高价值专利。当前,国家、社会和企业层面都已经在专利创造和运用方面形成基本共识,努力推动我国专利由“量多”到“质优”的转变。

《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至今,我国专利领域已经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果。首先,我国优秀的互联网、通讯、生物医药等企业已经前瞻性地针对人工智能技术、5G网络技术、医学技术等开展研究,掌握了该领域内的重点技术,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核心专利,甚至有一些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开创意义。其次,各地区纷纷制定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通过政策引导,提供优质服务,为本地高价值专利的产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环境持续向好。再次,我国科技领域“产学研”已呈现深入融合趋势,专利转化能力日益增强,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些成效的取得,既是我国近年来专利质量逐步提升的表现,也得益于全社会对专利质量的关注。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就是专利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之贡献率的高低,专利质量的好坏决定其贡献率之高低。提升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专利,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有利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