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科技局发布我市今年第二季度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以下简称“创新活力榜”)。2018年第二季度在蓉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为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成都大学。与第一季度相比,电子科技大学仍位居榜首。

创新引领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活力榜折射出的是成都打破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实施。当前,成都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推动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协同创新

上半年成都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已签约227个项目

记者梳理榜单发现,2018年第二季度科研院所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和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发明专利授权量攀升的背后,是我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

7月20日,成都召开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会。工作会现场,涉及大数据、旅游文创、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的20个项目举行了协议文本交换仪式,成都天府新区与中科院高能所、工信部电子五所、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3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项目”,拟将落地兴隆湖畔的鹿溪智谷。

记者了解到,依托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中科院高能所拟在成都天府新区鹿溪智谷投资建设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项目。

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成都正在形成高校、院所、企业与地方的全新伙伴关系――城市创新合伙人。目前,66个产业功能区与国内外高校实现签约全覆盖。此外,市科技局副局长陈钢介绍,上半年成都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签约已达到227个项目。下一步,除了对签约项目进行跟踪落实落地外,将聚焦确保12月底前全市各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完成与央企、省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对成都市大企业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着眼提升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制定鼓励支持专项政策。

成果转化

超过40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 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打开榜单发现,截至2018年6月,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十为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此外,截至2018年6月,区(市)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十位为高新区、武侯区、金牛区、双流区、新都区、成华区、青羊区、龙泉驿区、温江区和锦江区。与第一季度相比,前十名次没有变化。

创新活力榜印证出我市推动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共促科技成果转化的坚定决心。成都率先在全国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拓展到全省20所高校院所,极大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截至今年6月,超过40项职务科技成果得到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经济发展

共实现技术合同交易7197项 成交金额为329.78亿元

在首届天府知识产权运营高峰会上,西南石油大学一口气签约了4个委托运营项目,金额达7200万元。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1-6月技术合同交易额中,西南石油大学技术输出交易总额位居高校前列。“为了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我校在全省率先建立科技成果发布和报告制度,近3年在校园网和其他渠道进行科技成果发布和报告近2000项次。”西南石油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改变人才考核评估模式,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中,将成果转化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设置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岗位;鼓励学校科技人员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或进入科技型企业兼职兼酬。

打破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我市通过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共促经济发展。今年1-6月,市科技局通过建立技术合同登记专项工作联系和督促机制等工作措施推进我市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显著。截至2018年6月30日,成都市共实现技术合同交易7197项,成交金额为329.78亿元,同比增长48.2%和149.02%。其中技术输出211.17亿元,技术吸纳118.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