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条大战”持续升级,不但添加了互联网企业竞争的话题性,也将信息流大战带进了公众视野。据报道,1月29日晚间,今日头条发布声明称,将起诉百度,原因是其利用垄断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百度和今日头条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信息流广告的双寡头,双方的摩擦归根到底还是出于竞争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恶性竞争对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都毫无帮助,如何打造优质内容,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这才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百条大战”的相互交锋
近段时间,百度和今日头条的交锋逐渐白热化。1月29日,今日头条表示将起诉百度,原因是百度利用垄断优势对其开展不正当竞争。今日头条在声明中指出,接到用户举报,在百度搜索“今日头条”相关内容,排序第一的搜索结果,是百度“百家号”于2017年12月中旬发布的关于今日头条被要求整改的相关文章;排序第二的搜索结果,的确是“今日头条官网”,却用红字标出警告:“提醒:该页面因服务不稳定可能无法正常访问”。今日头条方面还提出6大证据,并将其交由公证处公证处理。1月30日,百度回应此问题并表示,企业自身的发展遭遇困境、陷入焦虑,不应该通过公关战和诉讼战等不当方式转嫁;不仅如此,百度态度非常强硬,1月31日,百度官方公众号“这届百度公关”发布文章《让人哭笑不得的这届同行》,声称“尔要战,便战”。
事实上,百度和今日头条的纷争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2017年下半年开始,双方的口水战就接连不断。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关系也曾一度经历了“蜜月期”。有知情人士表示,2017年年初,百度和今日头条曾打算开展合作,然而在谈判最后环节因股权占比问题无法达成协议,此次合作不了了之;2017年起,百度转变战略,发力信息流业务,这一举动与今日头条产生了直接竞争;2017年8月,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公开否认了百度对今日头条的收购;2017年双方的摩擦不断,2018年1月,有消息曝出,百度有一个专门的“打头办”(打击今日头条办公室),来应对和今日头条的竞争。
业务竞争变了味
百度和今日头条开战的实质是信息流广告的争夺,这一连串的口水战其实就是变了味的业务竞争。百度业务的大本营是搜索引擎,而广告营销是百度重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竞争形态的日益深入,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已无法满足百度的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信息流形态的出现对百度的广告收入产生了影响。随后,百度转变战略,2017年初,李彦宏在百度内部邮件中将“内容分发”放在首位,重点提了信息流相关内容,有观点认为,此举就是对标今日头条。
信息流广告到底有多重要?根据艾瑞发布的《2017年中国信息流广告用户洞察报告》显示,预计2017年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57亿元,占整体网络广告市场的14.3%,未来三年内仍将保持50%以上速率增长。快速增长的信息流广告领域是一块巨大的金矿,百度和今日头条都不想放过。有媒体报道,今日头条已经依靠信息流广告营收超过了百亿,且消息称,今日头条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头条今年的广告任务是“冲500亿元,保300亿”。
今日头条为何对百度的态度如此激烈?要知道,今日头条依靠智能推荐技术做内容分发发家,并在五年内使得公司估值超过百亿级美金,而且今日头条有着极高的用户黏性,日活用户量极高。但事实上,繁荣之下多有隐忧,今日头条并不是稳坐钓鱼台,百度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竞争对手,二者在信息流广告方面双寡头的局面已经显现。据悉,虽然百度在2016年年中才推出了信息流业务,但凭借其庞大的客户量和搜索优势,2017年其资讯流广告收入已从Q1每日1000万增长到Q2的每日3000万,环比增长了300%。
优质内容才是关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显然,双方的业务战已经变成了公关战,但是这样的战争最后又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双方的互怼看似是在为业务而战,但最后只是徒增笑料,对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并不会带来更理想的升级。
双方的大战关键点,一方面是争夺流量和用户,希望能从对方口中“夺食”,扩大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则是技术竞争,靠口水战赢不了天下,依靠智能推荐算法是双方的有力武器。不仅如此,为了给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双方还在短视频、自媒体上不断发力。
两个互联网公司在技术和理念上的碰撞,如果是良性竞争,那将有可能迸发出更多创新火花,推动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和内容,并推动行业朝向智能化、多样化的方向前行。但如果这样的摩擦变为恶性竞争,一味的双方互踩,那就显得太过狭隘,且浪费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毕竟不管是百度还是今日头条,本身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此前百度有过的竞价排名黑历史,今日头条涉嫌发布低俗内容遭整治等等。
如何将痛点变为亮点,这应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时间不等人,发展更不等人,互联网时代从来不缺逆袭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