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北京展览馆,11个展区到处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复兴号”动车组列队整齐,“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超级计算机大发“神威”,“蛟龙号”自4811米的深处“潜龙出海”,中国“天眼”望向1.6万光年外的太空。

不仅有国之重器,更有一批前沿的“黑科技”正在改变着国人生产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五年前,十八大提出,要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截至2016年,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56.2%,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技术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为此,中国已将创新列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启动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激发了民间的创新活力。

互联网加速向工业领域渗透

当前的互联网正从下游产业不断向上游产业渗透:最下游的消费品产业受互联网冲击较早,目前变革也最为突出;而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及工业云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互联网正在快速向工业领域渗透。

工业3.0时代,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分工精细化的推进,作业单元孤立的现象日趋明显,如何融合并利用分散的生产数据,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生产控制之中,优化生产,将数据转化为生产价值,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大使命。

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展会上的这一平台全景展示了其对挖掘机的数字化改造: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根云”能够实时采集装备的履带、主泵阀门、动臂、液压油缸、铲斗等关键部件的数据,形成再现物理设备的数字镜像,基于这些数据,工业设备的研发、使用与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

“根云”一位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对设备数据的优化,可以大幅提升设备利用率,提升生产质量;大幅节约管理成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对设备的智能管理;同时基于物联网售后服务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售后服务、配件供应全过程管理,实现了质量信息电子化,远程故障诊断,极大地提升服务效率。

利用工业数据采集样本大、地域分布广等特点,基于大数据分析及预测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能形成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指标——工程机械指数。这一工程机械指数由挖掘机、混凝土机械、汽车起重机、港口设备等多个维度的数据组成,能够实时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经济的最新走向。

以挖掘机指数为例,2013年2月,小型挖掘机平均每月开工时间是55.7小时,但到2017年2月达到72.8小时。小型挖掘机主要用于市政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非常敏感,指数的增长反映出近五年来,国家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也反映了国家在市政环境、生态环保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在区域上,“一带一路”辐射的中西部省份,挖掘机工作时间和开工率增长都名列前茅,也表明这些区域经济正加速发展。

科技带来全新生活方式

二号展厅的深处,人群簇拥着围观的是一颗“胶囊”胃镜机器人,这一直径1厘米左右的微型机器人有着与普通胶囊相似的外观,不同的是:透明的一侧安装着高清摄像头,可以实时提供大视野的体内临床图像。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小小的胶囊内含300余个原器件,无需插管即可完成胃镜检查,“只要像吃药一样随水吞服,监视器就可以显示胃内图像,胶囊内植微型磁极,依靠体外磁场,可以精确控制进入人体的胶囊内镜的运动、姿态和方向,实现主动控制、精准拍摄。”他边说边展示着监视器中胶囊拍摄到的胃内溃疡图像,清晰而明亮,这解决了很多患者做胃镜检查时的痛苦。

科技也正在为民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展厅的一侧矗立着一位特殊的“银行柜员”——来自工行的智能柜员机有着智能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IC卡/手机感应等传感设备,柜台上也集成着银行卡、身份证、U盾、凭条等卡槽。

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这一智能柜员机能够由顾客自主完成200多项银行服务,这涵盖了普通柜员几乎所有的日常业务,将大大降低银行顾客排队的“痛点”,“未来大部分重复性的工作将由这些机器来做,我们柜员将可能转岗到风控、面对面业务沟通等环节”。

更方便的是智能家居的变革:家中冰箱外立面的屏幕上会跳出各类在线商城的菜品信息;根据你的饮食习惯与身体情况,冰箱可以提供营养均衡、健康的菜单;运用大数据计算,也可以找出特定菜品最优惠折扣的商家,下单只需轻点冰箱屏幕。

下单5秒钟后,商家的无人仓内便开始运转;下单2小时后,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已经送往配送站,利用大数据实现的路径优化和实时监测,物流系统能在数小时内将菜品派送到消费者手中。扫描二维码,还可以实现菜品的信息溯源,查看生产日期、防疫检测等食品安全信息。

这些略带科幻色彩的生活场景已经出现在智慧生活展厅中,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现实。

从科技跟随者到引领者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特色体验展区入口的一棵“泛互联网之树”,扎根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能力、丰富的数据资源、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些肥沃的土壤,中国的互联网之树枝繁叶茂,并结出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电网、智慧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大脑、城市大脑、电子商务、社交应用、互联网金融、共享出行、北斗导航、量子通信、图像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网络安全等硕果。

截至目前,中国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移动互联网应用超过402万款,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81亿,通讯设备制造位列全球第一,共享经济规模超过3万亿,在线支付用户5.11亿……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中国从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学习者、跟随者,迅速崛起为互联网与新经济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部分应用创新上实现了单兵突破,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中国正在开启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新征程。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全球排名第一,几乎是第二、三名印度和美国之和;中国互联网相关GDP占比高达6.9%,居世界第二位。新经济领域的中国企业也迅速崛起,跻身全球第一层级:全球市值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全部由中美两国瓜分,在全球221家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市值上,中美几乎平分秋色。

过去五年,中国网络零售从1.3万亿增至5.2万亿元,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更是从0.2万亿激增至58.8万亿元。中国也开始向外输出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以至于不少人将高铁、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称做中国新“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