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了题为《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微博长文,称丹麦海岸遭遇太平洋牡蛎的物种入侵,把丹麦本土的Limfjord生蚝也挤兑死了,当地人对此束手无策。
一夜之间,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仅该微博的网友评论累计已达13000多条。众网友如同听到了“生蚝召集令”,纷纷挺身而出。
“北欧有蚝,蚝之大,一锅蒸不下!需要两烧烤架,一个秘制,一个麻辣,再来瓶雪花,让我们勇闯天涯。”
“大天朝吃货们表示吃到它成丹麦保护动物。”
“小龙虾生存能力那么强都被吃得濒危了还得人工养殖~这货~~第一只先行者经过漫长的发现了神秘的东方大陆,当天就被人捡回家蒜蓉了~”
……
“生蚝”微博其实是一次公关营销
就在网友们纷纷磨刀霍霍之时,丹麦使馆官微上发出了最新的吃蚝线路、“攻略”,甚至连五一小长假签证截止时间都给出明确提示。
至此,有人醒悟了,认为这次的“生蚝事件”并不是一个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那么,丹麦政府为何在这个节点策划这样这样一场营销呢?众所周知,今年是中丹旅游年,拿旅游大作经济文章自然也成为今年中丹贸易的主题。
历史资料显示,过去“生蚝游猎”在欧洲游客中比较流行。欧洲人也认为生蚝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健脑食品”(brain food)。
虽然在500多年前,捕捉生蚝在丹麦被严格禁止,当时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Frederik II)就下令对违反法律捕捉生蚝者处以死刑。
但是如今面对这样一个旅游资源和亟需拉动的经济现实,丹麦政府在北极极光之旅、北欧风情之旅之后策划一场“生蚝游猎”也未尝不可。
“因为此次的‘生蚝事件’,未来‘生蚝游猎’可能会在中国游客中引起巨大反响。”丹麦领馆方面向某媒体记者出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赴丹麦旅游游客在酒店每晚住宿的数量增长了42%。2017年中丹旅游年,预计中国赴丹麦游客有望达到26.2万人次。
对此,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说,我们目前并没有特殊的生蚝签证——但是我们已经尽力让中国公民能够更容易地获得丹麦旅游签证了。
公关的目的是吸引游客到丹麦消费
不过,去丹麦这可是一笔不菲的花销。旅行成本方面,虽然北京往返哥本哈根的机票在6月初的时候只要4000元起,但是作为“北欧四国”之一,这里的生活成本也算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贵!酒店为例,市中心的三星酒店每晚的价格基本上都是1000元起。
在饮食方面,就更上一层楼,餐厅的人均午餐花费大约是146元,2升可乐的价格大约是22元。所以,算清楚你要吃多少生蚝才能把旅行的花销吃回来吧!
除此之外,吃生蚝也是个体力活儿,让我们来看看哥本哈根旅游局为网友们准备的“生蚝捕捉必备单品”的清单。光是买齐这些家伙就要1000多人民币,更别提戴上它们造成的行李超重费了。
2017“中丹旅游年”系列活动之杭州首场“家门口看世界——丹麦日”上,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先生宣布:继去年丹麦在中国增设5个签证申请中心后,今年,会再开设3个签证申请中心,并且更加简化中国公民的签证手续。
丹麦政府的旅游公关“谜底”至此全部揭晓。不过,丹麦政府并没有停止他们的公关手法。继生蚝之后,丹麦又拍了支广告去撩泰国了!
丹麦抗癌协会一直发愁自己国家纬度高,常年不见太阳,于是很多丹麦人爱跑泰国度假享受阳光,但白种人皮肤容易晒伤,得皮肤癌几率比较大,这该咋整?最终,聪明的丹麦政府这次选择了依靠制造业转移收入开始渐渐增多的泰国人。
丹麦政府成为段子手属于迫不得已
丹麦政府之所以短时间内速成段子手与其面临的困境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丹麦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产业。2009年旅游业收入385.6亿克朗,年均外国游客约200万人。2011年共有酒店599家,客床12.9万张,外国游客入住4360万间夜。旅游业几乎已经成为丹麦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是最新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到丹麦旅游人数下降超过五分之一,而到其邻国德国、瑞典度假人数在同时期分别增长了33%和26%。
报告指出,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过去10年里到丹麦旅游人数下降幅度最大。部分原因是物价和汇率上涨,但不利的税收政策和缺少宣传推介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丹麦政府成为“段子手”是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