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表示,无科技不金融,已是行业共识。
“金融科技正在帮助银行业进行重塑竞争力,正在成为银行的新基因”,广发银行副行长王兵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期间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为了打造银行金融科技新基因,改变科技对业务的支持模式,王兵提出了发展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基石的概念。比如,银行要建设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发展自己的云计算能力。
关于金融科技
金融与科技融合必将走向深化
南都:作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金融科技是否能成为传统银行业重塑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王兵:科技本来已经是银行的基因,无科技不金融,已是行业共识。但是金融科技正在帮助银行业进行重塑竞争力,正在成为银行的新基因,而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必将走向深化。
从银行内部来讲,向金融科技转换,应有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要主动前移,了解业务规划,参与业务的需求;二是业务也要前移,业务要全程参与产品的开发过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金融科技在银行产生更大威力。
南都:从大数据方面来看,虽然银行的数据没有互联网巨头拥有的场景多、用户数据丰富,但银行沉淀的用户数据相比之下质量更高,请问银行如何去盘活这些数据?
王兵:由于条线分割、系统分割等原因,银行过去对自有数据的充分应用很不够。要盘活这些数据,银行首先要把自有的数据用好,把原来不同系统、不同条线的数据进行整合,其次是银行把自己非结构化的数据整合起来,再次是和外部数据进行整合。
比如客户在网站的浏览数据、呼叫中心的话务数据,加大引入电信公司等外部数据,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服务能力。要对客户进行360度画像,通过资金关系分析客户关系,为业务部门精准营销、风险防控提供支持。
关于人工智能
银行大多是零星的点状应用
南都:人工智能作为银行打造金融科技新基因的三大基石之一,近期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你对银行发展人工智能怎么看?
王兵:与云计算、大数据相比,人工智能的面更广,交叉学科更多,但成熟度没那么高。目前较成熟的应用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图库等,银行正在进行尝试或者实施。
在语音识别方面,广发银行现在正在和相关公司合作,通过语音识别实现智能客服服务。而利用智能图库,是为客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银行的人工智能大多还是零星的点状应用。现在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建造一个自己的金融大脑?通过智能分析工具,丰富各类感知和认知技术,深度学习专家模型,开发出一个能支撑各类智能服务的大脑。当然,现在还处于探讨阶段。
南都: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投顾”一词被屡屡提及,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都在加速布局这一领域。接下来广发银行是否也会在智能投顾领域有所发力?
王兵:广发银行大概在7月份会推出与招行类似的智能投顾产品。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有可能我们也会构造比较完善的渠道,能为智能服务提供底层支持,不过目前还是规划之中。
关于结盟互联网巨头
可优势互补也有些问题待解
南都:今年以来,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和中、农、工、建等大行建立合作,你对此怎么看?
王兵:所谓四大行对应四大互联网公司,其实我觉得只是一个说法。早在2011年,广发就跟阿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很多层次、很多点都有合作,当年签完战略合作协议以后,发过联名信用卡;目前,跟百度也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探讨;跟腾讯也有征信上的合作;与京东去年也在京东白条及线下POS机方面有合作。
南都:银行与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合作,双方是互相看上了对方什么?
王兵:从业务上讲,银行看上互联网公司有流量,有大量数据;而互联网公司看中的则是银行有资金,银行有完整的风控体系,毕竟银行放贷这么多年,在风控上面也是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互联网公司在这块相对较弱。
南都:在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兵:因为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诉求不同,再加上面临监管的问题,导致一些数据在共享上面存在障碍。比如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可能该公司需要银行提供一些数据,但银行因为面临监管和客户隐私等问题,只能提供一些可控的数据。
采写:南都记者 田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