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曾经报道过的格如灵近期透露,公司已经获得千万级 Pre-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中路资本领投、优格资本及奋毅资本跟投,具体金额及投后估值暂时不做透露。格如灵的团队同时有教育和游戏开发经验,创始人张琨曾经是决胜网创始团队之一,在他看来,在经过 PC 和平板两个时代后,VR 内容将会是进入教室的下一个场景。
从15、16 年时 VR 的惊喜期,到现在的普遍遇冷,高成本、低出货量是行业的主要问题。张琨表示,这导致很多做内容的人也开始产生疑虑,产生了一批从商业模式上 to 分发渠道的项目,比如乐客 VR,可以实现上游收割内容、下游分发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VR 也需要和一个具体行业结合来落地,于是教育、房产、游戏、影视成为这些领域的重镇。
从去年开始,格如灵开始切入教育信息化的赛道。因为在财政对教育每年2000 亿的投入中,35% 都是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目前来看,切入 VR+教育的公司有三种:传统的软件公司转型(一般来说这些公司以 3D 建模发家,比如黑晶科技)、上市公司业务拓展(比如网龙华渔、科大讯飞),以及一些有内容研发能力、渠道能力的初创公司(比如微视酷、巧克互动)。
作为一家在教育领域做 VR 内容的公司,格如灵在经过 6 个月的研发后,已经有了三条业务线:面向 K12 的系列性产品、面向中职、高职学校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以及进入不同内容场景(比如图书馆、海洋馆)的体验点式产品,其中 K12 是核心业务。
张琨表示,从格如灵 2B 的经验来看,进入公立校最主要的点是考量用户和使用场景。比如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和听觉和视觉都被 VR 接管了,老师的作用在哪里呢?在这方面,格如灵的做法,是配套不同的科目设计学习体验卡,这样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VR 内容,学习完毕后需要完成体验卡上的内容。
再比如,在实际上课时,老师需要统一的播控系统来管理上课节奏,因此内容提供方还需要把系统布局在学校的云平台上,方便老师直接从平台采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to 公立校的解决方案并不只有内容设计,还要包括平台搭建、老师培训等一系列服务。所以格如灵的业务核心,是把内容推送到学校,通过在学校自己私有云上的部署将内容产品化,同时配置 PAD(目前格如灵使用的是华为的 PAD)和管理系统来控制内容,组成一整套解决方案(即格如灵未来课堂)。
目前格如灵的 VR 终端使用的是暴风魔镜和大朋的一体机。张琨坦言,虽然现在 VR 的硬件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只是体验还没有达到最优。当然像 Hololens、PS VR、HTC Vive 这样相对高端的产品也有进入教室的可能,但是有些头显对场地的需求比较大,建成具备多套 VR 头显的教室还有难度,而且这些设备也需要一线市场的应用经验。
以学期为单位,格如灵已经研发出了 100 多个课件,内容覆盖 K12 整个阶段,现在有 5 个学科的兼职老师联合做教研。技术上,格如灵基于 Unity3D 开发,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内容生产引擎 StoryGO,可以提高内容开发效率。张琨介绍,在和公立校签约后,格如灵会进行设备采购-预装-测试-老师培训等一系列环节,一般一周能完成一所学校的部署。
在渠道上,张琨表示,格如灵正在和一些大的厂商合作,在部分地区建立自己的直销渠道,直销+代理同时推进,因为在 PAD 等硬件设备已经成为学校的“标配”时,直销团队会是一个重构渠道的机会。目前格如灵已经将产品铺进了 20 多家学校,按照不同学校对内容的需求客单价有所不同。